今年年初,国内环氧乙烷市场受乙烯走高的推动,实现了三连涨,幅度达1500元/吨,触及年内高点。然而好景不长,此后价格跌势不止,日前更是在一周两次下调,总计1100元/吨,目前稳定在8600元/吨。
原料方面,6月5日亚洲乙烯暴跌至965美元/吨,环氧乙烷成本面处于劣势。尽管国内装置检修较为集中,但无法抵消乙烯下滑对环氧乙烷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。在成本与供需双重利空影响下,市场在6日迎来大幅度下调,幅度为600元/吨。9日亚洲乙烯收盘再跌,环氧乙烷成本面持续表现不佳,下游观望气氛浓厚,市场对后市看空预期加重。东北地区和华东地区再次下调500元/吨,由东北中石油带头,中石化跟跌为主。其他地区之后也陆续跟跌。经历了全国普跌后,市场恐慌心态暂缓。近期,随着上海石化装装置的开车,环氧乙烷供应面将继续宽裕,下游逐步跟进,观望氛围浓厚。短期内,预计环氧乙烷市场将维稳观望,但长期来看,其前景不妙。
近年来环氧乙烷生产的原料乙烯问题得到了解决,国内环氧乙烷行业进入爆发式增长期。然而市场需求相对增长有限,产能过剩严重,市场进入冰冻期。
其一是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和化石能源消耗增速减缓等影响,国际原油价格开始低位徘徊,导致环氧乙烷的原料乙烯价格下滑,成本支撑不强。
其二是受中东乙二醇和煤制乙二醇的联手冲击。中东乙二醇凭借廉价的原料优势,一直是国内市场的主角,特别是在乙烯价格坚挺的条件下,国产乙二醇根本不是其竞争对手,进口产品的打压作用削弱了乙二醇涨价动能。另外,国内辽宁和河南地区已建成或在建多条煤制乙二醇生产线,总产能超过100万吨。而且,未来在建和拟建的项目可谓“多如牛毛”。据化工在线统计,2017年及以后后中国拟在建乙二醇产能总共2188万吨,其中大部分是以煤为原料。这些装置成本竞争优势明显,即使扣减运往华东市场物流费用后,也要比国内原油路线的产品廉价。在这样的情况下,国内以环氧乙烷制乙二醇盈利困难,厂家积极性不高。为了摆脱这一不利的局面,生产商将目光投向了环氧乙烷的精制,近几年发展迅速。截止到2016年底,我国环氧乙烷精制能力超过400万吨/年,大大超过了实际需求,因此价格走低也在情理之中。
其三是受到下游的顽强抵制。理论上环氧乙烷下游衍生物有数千种,除近60%用来生产乙二醇之外,其他下游主要有负离子表面活性剂、混凝土减水剂、醇醚、乙醇胺等系列。然而,因为我国化工新材料市场发育缓慢,有效需求每年增长一般不高于5%,因此目前常用并稍有规模的深加工产品总共只有一二十个品种,规模超过10万吨的更是寥寥无几。供应远远大于需求,致使环氧乙烷不仅涨价乏力,稳价也难,只能在惨烈的价格战中节节败退。
不难看出,上述因素均为制造国内环氧乙烷市场寒意的“制冷剂”。因此,欲实现环氧乙烷行业的复苏,市场趋暖和重现繁荣,必须多方发力,集聚成合力。加强产业整体掌控,充分发挥行业协作组织的沟通指导作用,避免竞争加剧加深;强化行业自律,利用好环氧乙烷装置连续运行的特点,交替安排有序生产,以限产减量来保价,力求实现供需基本平衡;引导产业化发展方向,避免出现更多的同质化产品。
目前环氧乙烷市场已进入各种矛盾加速积累期,,可谓“内外交困”,“两头受气”,要想“冰雪消融”走出困境,还需假以时日。